防艾之路,汇聚同伴的光芒

粉条er 发表于  2016-12-13 14:36
吸毒者和同性恋者危险行为的改变,无疑已经证明了同伴教育的效果。

破旧的出租屋里,坐着几个面色憔悴的人,大学生艾克拿出HIV口腔黏膜渗出液快速检测试剂发给了大家。“这个不用抽血,只需要‘唾液’就能检测艾滋。”艾克一边说着,一边演示如何进行口腔样本的采集和检测。等待检测结果的时间里,艾克开始发放宣传品和安全套,讲述注射吸毒和共用针具的危险。

在这个城市的其他角落,还有许多和艾克一样的大学生,梦皓正在和中学生做同伴游戏:他扮演着艾滋病人,班内的中学生尝试着和他握手、拥抱、共用餐具,熟悉艾滋病传播的可能途径;凡予此时在“同志”聚集的公园,与几名同性恋者聊着投机的话题,并把安全套送到他们手中。

这些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的名称——同伴志愿者,他们从事的志愿活动有一种专业的叫法——同伴教育。

是的,之前我们一直在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看到传染病问题,关注的对象都是病毒和被感染的人。今天我们要聊的是“关注”本身,我们应该如何去关注这些病和人,尤其是被艾滋病这种性传播疾病围绕的人。

 

伴随着人们的交往存在

远古时代,父母教孩子如何生火、狩猎,年长者教年幼者识别可食用的果子,这些都可谓是最早的施教行为。事实上,这种非组织的施教行为随处可见,只要人们交往,同伴教育的模式就会发生。

同伴教育的鼻祖是18世纪晚期英国的安德鲁·贝尔(Andrew Bell),他首先启用“小老师”策略,让年龄大的学生教年龄小的学生。到了19世纪初,兰卡斯特(Lancaster)创立了“班长制度”,由老师先教育“班长”,然后由“班长”教育其他学生。

1988年,澳大利亚生殖健康专家RVShort教授将这种模式首先应用于医学生安全性行为的教育。时隔十年,在日内瓦召开的第12届世界艾滋病大会,澳大利亚等5国向全世界介绍了同伴教育在预防艾滋病领域的研究经验,WHO也已确认同伴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特别是青少年行为的有效方式,是全世界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之一。

同伴教育:先成为“我们”

同伴教育亦称同辈教学、朋辈辅导或同辈辅导,是指具有相同背景、相似经历或由于某些原因而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、观念或行为技能,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。

艾克等人进行的志愿活动便是同伴教育中的一部分。

起初,吸毒者们并不能接受艾克的到来,疏远甚至排斥他。同样为青年人,艾克寻找着与他们的共同话题,从最开始的冷言冷语到现在的称兄道弟——甚至有几次,多亏了艾克的急救知识,才使得吸毒过量者得到了及时的救助,保住了性命。渐渐地,艾克得到了吸毒者的信任,他们开始接受艾克送来的“礼物”,更加懂得保护自己。 

 

不是传授,而是基于信任的经验分享

正如艾克和他的同伴们所经历着的,同伴教育的本质在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融洽、彼此信任的同龄伙伴,如同学、朋友、病友关系,故而便于通过人际交流与信息反馈,相互分享生活中有用的经验和做法。

同伴教育对个体行为改变具有以下重要作用[1]:

(1)较之于传统教育方法成本更低,效果更好;

(2)同伴是信息的可靠来源,同伴教育遵循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分享知识和技能的方法,非常自然;

(3)同伴在传授信息方面比专业人员更有优势,因为人们更认同他们的同伴;

(4)同伴能充当正确行为的典范,影响受教育者,也会使同伴教育者自身获得进步;

(5)能用来教育那些传统教育方法难以接近或奏效的人群;

(6)同伴与受教育者的持续接触能强化对受教育者的影响。

 

效果如何,来看看对照实验

吸毒者和同性恋者对艾克和凡予的态度以及他们危险行为的改变,无疑已经证明了同伴教育的效果。

有学者曾在一间强制戒毒所抽取118人,在另外两间强制戒毒所抽取90人作为健康教育对象。对前者实施艾滋病防治同伴教育,对后者实施艾滋病防治录像视听教育。通过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。结果发现,教育前后两组的知识得分均有所提高,但同伴教育组教育前后平均分的差值明显高于试听教育组[2],可见同伴教育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刻板的教育方式。

与艾克和凡予相比,梦皓的同伴教育对象群体则更为广泛。中学生和低年级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身体迅速变化的阶段,他们对社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、对新鲜事物有着明显的尝试欲。北京大学医学部健康促进协会1+1曾以艾滋病、性病为主题,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同伴教育,并针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。结果显示,同伴教育之后,大学生对生殖健康、艾滋病和性病知识的得分均有提高;男女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增加了10.0% 和10.8%,性病知识知晓率分别增加了 9.8%和10.0%,对艾滋病/性病病人的态度也随其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善[3]。对学生群体进行敏感知识的正确引导有着非常大的社会意义,同伴教育无疑是一种易于被学生群体接受的模式。

 

参考文献

[1]赵婧. 同伴教育在社区戒毒中的应用模式探析[D].复旦大学,2009.

[2]张周斌,徐慧芳,赵宇腾,高凯,李泽荣,林爱华. 强制戒毒人员艾滋病防治同伴教育效果评价[J]. 中国健康教育,2008,08:578-580. 

[3]刘宝花,王培玉,吕姿之,张桂芝,张华明,钮文异,高源. 北京市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近期效果评价[J]. 中国学校卫生,2007,01:21-23

评论(0)

你的评论

登录 发表评论